已经走过三年时光的《鸟巢·吸引》已经步入到第四个年头。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,《鸟巢·吸引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成为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“中国好榜样”。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,与每一季主创团队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。而新的一年《鸟巢·吸引》转移到水立方之后,新一届主创团队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争取呈现给观众一台浪漫、唯美、惊险、刺激的视听盛宴。
新一届主创大咖:一切从“心”开始
艺术总监赵永斌是第一年加盟《鸟巢·吸引》,他一直在强调一个“心”字。“这场剧我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在心理上触动人,不是刻意去演,是用每个人用最自然的状态去抒发内心的感受。”
赵永斌是舞蹈演员出身,后来又执导过多部舞剧和音乐剧。所以他对演员的要求也更细致,“演员确定之后我就和他们分别聊天,然后让每个人去写人物分析交给我,每次排练完也让他们记笔记,我发现其实每个人心里的‘凡’、‘凌’、‘色魔’都是不一样的,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,所以我要求他们就按照自己内心的理解去演绎人物。”
以前三季成功的演出对赵永斌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,他在水立方场地的利用上,在故事舞美的配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,从以前的‘秀’到现在的‘剧’,赵永斌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甚严,甚至会去要求演员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。“水立方的舞台和鸟巢不同,它离观众很近,所以演员的情绪观众全部可以看得到,必须要求他们每一点都精益求精。”
除了对剧本中所写的美轮美奂的爱情的演绎,赵永斌还希望通过《鸟巢·吸引》来带给人们更多的东西。“水是万物之灵,是包容万物的,而爱是可以战胜一切的,整个剧从水和爱出发,弘扬生态文明,弘扬人间的至真至爱,也弘扬人对自然,对环境的大爱无疆,倡导人们增强环保意识,去爱身边的环境,爱大自然,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尽一份责任和力量。”
如果说赵永斌是用心触动人,那执行导演陈春华就是用心“出新”,其实并不是《鸟巢·吸引》的新人,他第一季就参与了《鸟巢·吸引》的工作,所以他希望这这一届尽量“出新”,在所有方面都有新突破。这甚至比新的创作更难保留之前最好的东西,又要有创新,比如之前曾经使用过的视频和特技,陈春华就动足了脑筋,“如果说在鸟巢演出时超大LED屏幕给观众带来的感觉是震撼和惊艳,那么今年在水立方我们设置的大于180度的U型屏幕,除了依旧让观众体验大型现场演出裸眼3D的视效魅力,还将给观众营造一个更具有体验感的观影空间”,陈春华说,“在水立方空中威亚、碧波水面和地面舞台和U型屏幕共同营造的空间里,观众就像身临其境,在一个浪漫的世界中,全身心感受舞台上角色的气息,全身心融入这个视听传奇。”
而今年的特技包括两部分,威亚和花样游泳。虽然这两项之前的《鸟巢·吸引》也全都采用过,但陈春华表示,今年的威亚和花样游泳和以前变化很大,“威亚今年的演员全部都是杂技或者武行出身,他们在高空的表演将更加刺激,还会上演高难度的跳水动作。”而之前只是纯粹配角的花样游泳今年不仅只是背景和陪衬,她们将在‘美色诱惑’一节中担任‘水中小妖精’,妖娆艳丽、楚楚动人,体现女人和水融合的极致美感。
今年的灯光师阿伦则是‘甘心’。这名新鲜加盟的顶级世界灯光师供职于全球最知名的太阳马戏团,有意思的是,这个世界知名的灯光师却甘心做配角。和前几届《鸟巢·吸引》有明确的灯光主题相比,阿伦说,这次《鸟巢·吸引》(水立方版)的灯光更多地是起到纽带和衬托作用,“在这台北京奥运会场馆非常重要的大型驻场演出中,我要用灯光把我们的多媒体、视频、舞美、演员、音乐等舞台上下所有的因素串联起来,融为一体。我不需要单独为灯光本身做什么设计,我需要做的就是衬托这场‘秀’应该要表达的东西。用灯光让你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。”
今年的编导团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观众与演员“心心相通”,“今年的《鸟巢·吸引》,每一场都会有亮点,所以我甚至没法说哪段更好。”编导杨贺超认为,今年的《鸟巢·吸引》是一个整体,所有的元素,如灯光、歌曲、舞蹈、视频都有机融合在一起,都无法独立出来,都是为剧情服务的。而今年还会有百老汇风格的东西出现在舞台上,这也是一大亮点。而杨贺超和其他两名编导也一致认为,今年的故事性是历届《鸟巢·吸引》中最强的,会让人沉浸剧中,与主人公同悲同喜。与他们心心相通。
陪伴“吸引”四年的大咖:每年都是新开始
著名作曲家、演奏家卞留念已经是第四年牵手《鸟巢·吸引》,对于卞留念来说,虽然“年年岁岁花相似”,但是每一年都要比过去更多出新意,多出创意来,而今年从鸟巢移师水立方,卞留念更是对自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整个音乐都进行了重新编排制作,更是根据水立方“水”的特点打造了大量新的唱段。“对新的场馆进行声学修复。艺术舞台与体育场地的兼容本就是一个挑战,《鸟巢·吸引》移师水立方后,这里的空间环境同鸟巢完全不同,为此专门我们聘请了专家使用声学修复技术,让各种音效更加逼真。”卞留念表示。而新增加的大量的唱段唱腔表现了更多的内心戏,更加具备音乐剧特色。对不少具备专业精神的高端观众来说,可以随音乐主题的转场感受剧中人物性格的定位。其中,三位主演的三重唱是剧中亮点,三人同时开腔还得充分而有区别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态度,其中的冲突和纠缠观极具震撼力。专门为本季《鸟巢·吸引》移师水立方创作的主题音乐《水印》更是得到了所有演员的喜爱。
编剧贾清云也已经陪伴《鸟巢·吸引》走过了三载春秋。“我一直在和卞留念说,我们要合力打造一个能够被称为‘作品’的东西,它不局限于场地,有有优质的剧情和人物,有好听的歌,绚丽的舞蹈,为此,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。”谈到《鸟巢·吸引》,贾清云充满了感情,“今年的《鸟巢·吸引》移师水立方之后,我们为它创作了更细腻的剧情,如果说之前在鸟巢更多的是一个‘秀’的表现形式,主要是通过声光电等手段给人们以震撼的视觉感受,那么在水立方版的《鸟巢·吸引》则是一场‘剧’,人物不再符号化,平面化,而变得立体充实。就拿色魔来说,他不再是纯粹的魔鬼,而是一个多元化的人,他对凌也有真爱,而凡遇到诱惑也会动心,不再那样的‘高大上’。”贾清云大力推荐了新一季《鸟巢·吸引》中的歌曲,“每一首都好听,尤其是《水的礼赞》,绝对会让大家一听就喜欢上。”
威亚始终是《鸟巢·吸引》的一个亮点,导演范逸文也是第四年做《鸟巢·吸引》的威亚导演。虽然前三年获得了高度好评,但是第四年还是让范逸文感觉“从头开始”,因为水立方场地的限制,很难像鸟巢的钢结构一样,容易进行大幅度的威亚操作。如何在这样小的空间内让威亚为《鸟巢·吸引》增光添彩,的确是个难题。但是范逸文和他的威亚团队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,他们充分利用了水立方的“水”,演员会在威亚的帮助下从高空跃入水面,也会突然从水底升到高空。而且还用上了许多崭新的道具来辅助威亚表演,至于是什么道具,还是等开始的时候再揭晓吧。
那些来过的大咖:陆川的转型“处子秀”谭晶变身歌剧女王
在《鸟巢·吸引》的“大咖”中,陆川的地位非常特殊,他曾经导演了第一季和第三季的《鸟巢·吸引》,为《鸟巢·吸引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不过对于陆川来说,《鸟巢·吸引》对他的意义也非同寻常,因为作为一名电影导演,2012年的《鸟巢·吸引》是陆川跨界演出的首秀。为了这个“处子秀”,陆川投入了巨大的热情,他亲自撰写的剧本,创造性地将鸟巢这一伟大的奥运场馆变身成为 “魔幻星球”,让观众置身于前所未有的超大三维视听空间,利用音乐、特效、视频、激光等高科技手段与真人表演相结合,营造出一场视听奇观,为观众讲述一个充满哲思、穿越时空的爱情传奇,激发人们对于人类、自然、文明的全新思考,引发心灵共鸣。首演场当晚在观众中取得的热烈反响,也令投资方对于这一演出的前景充满了希望,更坚定了将其作为鸟巢长期驻场秀的信心。
而著名歌手谭晶对《鸟巢·吸引》也有着特殊的意义,第一季的演出中,谭晶是女主角“凌”的扮演者,她和男主人公“凡”的扮演者吴克群一起,为人们上演了一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歌舞剧。而这种舞台剧也是谭晶对自己新的挑战和尝试。为了剧情需要,谭晶大胆挑战威亚,她在里面的出场几乎都要飞来飞去,长时间在空中飞行而且还要将人物表演和歌唱完美表现出来,晶可谓是“蛮拼的”。
同样被《鸟巢·吸引》吸引过来的大腕还有谭维维和吴克群。谭维维接棒谭晶,在第一季谭晶演出任务结束后接手“水晶女神”的角色,面对前任如此出色的表现,谭维维顶住压力,饰演了一个潇洒的“凌”。而吴克群将自己第一次出演音乐剧的舞台选在了《鸟巢·吸引》,他也是导演陆川钦点的男主角,连续和谭晶以及谭维维演对手戏,吴克群表演自如,发挥精彩,为第一季《鸟巢·吸引》增色不少。
除了这些“大咖”之外,参与过《鸟巢·吸引》的“大咖”还有路建康、赵丽萍、贾清云、韩立勋、卞留念、萧丽河以及奥斯卡奖得主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,国际著名的视效公司英国STUDIO OUTPUT、英国WMP、德国Pixomondo公司等。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早就了《鸟巢·吸引》。
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国家体育场赛后运营探索的重要项目,《鸟巢·吸引》已经连续演出三季,创下首都大型演出的多项纪录。2014演出季,每场演出上座率都可以达到95%以上,成为北京金秋最重要的文化演出之一。而此次和水立方的联手,更是强强联合,北京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中心的品牌效应更加突出。
鸟巢和水立方是新北京的代表建筑,《鸟巢·吸引》以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和“水立方”为中心舞台,致力于打造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,集演艺、旅游、游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消费产品,完成鸟巢场地运营到品牌运营的全新转变,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中国好榜样。
今年《鸟巢·吸引》(水立方版)将于2015年5月30日-2015年8月9日在水立方进行演出,共计42场,除了100元的低价票之外,根据不同的需要,还设置了VIP1280/880/480/280等多种票价。针对家庭及群体观众的需求,也推出了超值的二人套票和三人套票,套票最高折扣可以达到83%。给力的票价,只为让更多的观众分享到国家体育场的转型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