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寸金莲的小脚老太太”、“纳鞋底的衣衫褴褛的老汉”、“出行骑骡子”、“破旧的城楼和城市道路”等等,100年前中国的一幕幕被一张张真实的照片还原再现,出现在10月5日世纪坛综合馆举办的以《百年回眸 中国巨变》——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主题的展览上,引发了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。
该展览是由爱上电视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新媒体集团,集纳双方优质特色内容,共同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展览,展览时间为10月5日-10月30日。
跨越时空的对话,讲述百年城·人的故事
100年前(1908年-1932年期间),一位名叫西德尼·戴维·甘博的美国人四次来到中国,从事社会调查、平民教育等工作,并以他独特的视角拍摄了5000余张珍贵的中国老照片以及30盘用电影胶片拍摄的黑白无声纪录片。
这些照片以及影像资料数量多、内容广、质量高、保存完好,涉及了中国政治、地理、历史、人口、经济、商业、文化、建筑等多个方面。镜头包罗万象,从城市到农村,从婴儿到老人,从百姓到官员等,既真实记录了100年前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,又全面记录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,为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,回望100年前的中国历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。
时光流转,100年后的今天,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、艰苦奋斗,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。
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前夕,甘博的外孙彼得·科伦夫妇专程从美国来到北京,零距离触摸和感受了今天的盛世中国,见证了中国的百年巨变以及中国人在新时代幸福快乐的生活面貌。
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,2019年3月27日,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,央视网、爱上传媒、各地IPTV分平台共同实施的《歌唱祖国·一首歌一座城》大型全媒体活动也在京隆重启动。该活动以“采撷城市记忆,合奏时代之声”为主题,通过公开征集MV的方式带动全民参与,与全国人民共赏城市魅力,钜献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。
《歌唱祖国·一首歌一座城》活动通过高度聚焦、深层打捞、融合传播,以一“城”一“歌”的形式,擦拭属于每座城市的音乐记忆,激发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力、向心力。活动自启动作品征集以来,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饱含时代情怀与情感记忆的音乐故事MV作品,既充分挖掘每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,寻找地域群体记忆,唤醒认同感,激发自豪感;又生动展现各地发展新成就和精神新风貌,通过城市变迁解读国家历程,实际上传递的是一个时代的声音,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和光荣印记。
国内外双情感,礼赞别样中国
100年前,甘博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中国的满目疮痍、积贫积弱。他看到了中国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,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。甘博在他的《北京的社会调查》书中说道:“我们的研究让我们爱上了中国” ,“他们的爱国热情,是当今世界任何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”,“ 不达到理想的至境,中国人民是不会自愿停下脚步的……”
100年后,科伦来到中国,重走祖父走过的地方,用镜头拍摄了100年后繁荣富强的中国。他对中国的变化赞叹不已,更被中国人民的友善、热情所打动。
与国外人的情感不同,中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爱扎根在骨子里。
中国的城市一直以其独到的城市氛围和文化气质,成为承载人们情感和记录历史文化的具象符号。几乎每一座城市,都有自己的“主打歌”甚至是“成名曲”,无论清晰、鲜明,或模糊、褪色,这些音乐都是一座城市的文脉、心跳,是最为温柔又动人的表情,关乎着一群人的情感传承。《歌唱祖国·一首歌一座城》活动一经推出,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,热情空前高涨,参与报名的个人以及机构共千余家,各城市歌曲数百首。尤其是《歌唱祖国·一首歌一座城》的音乐大篷车所到之地,更是引爆了当地的热情,各行各业、各年龄段一起共唱《歌唱祖国》以及城市歌曲,表达自己对祖国、对家乡、对城市的热气之情。
线上线下双互动,身临其境爱国
为了让民众可以更好地体会到100年前的场景,展览独具匠心设计了诸多环节,贯穿过去和现代:骆驼祥子时代的黄包车,可以上去走一段,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出行;古香古色的城墙砖瓦,可以依靠着摆个pose,打卡穿越照;采集镜头区,可以唱歌、表白,送祝福给祖国,记录下难忘的瞬间;“我爱你中国”的手印墙,更是花样比心的好时机,用尽力气,将掌纹留在深深的爱恋里。
此外,观众在现场还可以点播“歌唱祖国。一首歌一座城”专区里的精彩音乐故事作品,第一时间近距离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,以及城市的气质以及城市的人民新时代的喜悦生活。
此次《百年回眸 中国巨变》——跨越时空的对话大型展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间节点上举办,具有特殊的使命和意义,充分体现出 “不忘初心、守正创新”的精神追求,向社会传播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奋进精神。